9月16日,2025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南通)发展推进会暨船舶海工产业展开幕式在南通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为期3 天的船舶海工展,吸引超 500 家企业参展,包括来自芬兰、荷兰、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 60 余家知名国际企业及机构。本次活动以“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主题,通过船舶海工产业展、创新产品和集中发布会等形式,展示船舶与海工装备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
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李锋在致辞时说,江苏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长三角地区打造全球规模最大、覆盖全系列船型的世界级船舶产业集群”部署,更好发挥通泰扬国家级集群牵引作用,着力构建“创新引领—区域协同—开放融合”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船舶产业体系,在全国率先建成世界级的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
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江苏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携手江苏科技大学分别设立展区,江科大集中展示了产学研合作的核心成果,包括抗恶劣海况新型浮式防波堤系统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一种铰接连接的新型海上风力机、船用薄板电磁矫平机、恶劣海况下安全平稳作业新技术及系列化应用装备、无人船自动靠离泊控制技术等。此外,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相关成果也在展会中同步展示。三大集群通过协同联动,充分彰显出区域产业集群的领先实力与协同优势,为江苏船舶海工产业的整体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此外,江苏船协积极组织镇江德邦金舟环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宏远管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会员单位共同参展,助力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拓展合作空间,为产业链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各会员企业通过展示最新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集中呈现船舶海工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实力。
在展会同期举办的《金融赋能船舶海工创新发展交流会》上,江苏船协秘书长蒋志勇担任主持人。交流会聚焦金融与船舶海工产业深度融合的核心议题,邀请金融机构、行业企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深入分析当前船舶海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难题,积极探索破解融资困境、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思路。
此外,江苏船协还积极协办“大连-南通船舶与海工产业对接交流会”,江苏船协秘书长蒋志勇在交流会上发表致辞,详细介绍江苏船舶海工产业的发展优势、产业布局与未来规划,为两地产业合作搭建沟通桥梁。会后,江苏船协还精心组织大连调研团深入南通当地船舶海工企业实地参观,推动大连与南通两地在技术、资源与项目方面的精准对接,为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开辟新路径。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胡可一作《创新——船海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专题报告。南通市人民政府与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船级社、中船集团708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后期将围绕船舶海工产业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展开合作。
16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涵盖VLCC船舶主机采购、云顶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仪表系统采购、2.2万标箱集装箱船主机采购、2万方LNG船和5万方中型气体运输船主机订购以及3万方挖泥船电力包采购等供应链采购、综合授信、银企合作等多个项目。
大会还发布了中国船级社《海上制氢设施指南2025》、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年鉴2025》、南通市船舶海工产业2025新技术新产品。展会期间,25 场系列配套活动同步开展,包括深远海新型海工装备发展论坛、汽车海运发展论坛、绿色修船发展论坛、第三届航运 - 造船企业合作发展研讨会、船舶海工产业国际市场风险与挑战分析会、金融赋能船舶海工创新发展交流会,以及船海装备与材料专题对接会等,覆盖产业前沿趋势、跨领域合作、绿色发展、风险分析、金融赋能等,为行业搭建起集技术交流、商机对接、趋势研判于一体的交流对接平台。(吴秀霞)